News Center
Company News
中科过程所、北京赛科康仑等单位的钨钼冶金氨污染过程控制技术获2016年环保部环境科学一等奖
千龙网2月16日讯(记者 闫莉青)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林晓博士和他团队的项目《钨钼冶金氨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再传捷报,获得2016年国家环保部环境科学一等奖。该项目已经获得三个奖项,申报36项专利。该团队在中国清洁生产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钨钼作为我国四大战略资源之一,是国防、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我国储量、产量均为世界最大。
“钨钼是我国少有的储量产量世界第一的资源,也是各国工业和国防不可替代的工业原料,和稀土一样,都是我国的战略资源。目前主要钨钼冶炼企业采用的末端环保治理费用高,企业负担重,因此能降低能耗的相关污染控制研究十分有必要。”林晓说。
钨钼冶金的污染处理目前主要依赖末端环保治理,但钨钼与砷铅等重金属形成的杂多酸阴离子、与氨形成的重金属铵盐等复合污染物等对传统末端治理技术提出严峻挑战,末端治理成本高、难以稳定达标,亟需从末端污染治理向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升级。
林晓在资源提取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研究领域工作多年,认为钨钼冶金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关键在于,构建将资源提取、污染控制统筹设计的清洁生产新工艺,分离、回收钨钼、氨等污染物,以及废水的减量化。
“近年来全过程污染控制得到业界的重视,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有相似的地方。通过打通工艺的物料循环路线,把污染物变成资源,这是我们的技术设计理念。这对很多企业来说,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摆脱污染环境的困境,何乐而不为呢?” 林晓告诉记者,目前与林晓团队合作的钨钼企业已有六家,占10%。
钨钼冶金氨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对于钨钼企业来说应该是个福音。项目组在与江钨世泰科公司的合作项目中,解决了氨的资源化回用难题,实现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源头减排和废水废气同步处理。全过程水耗降低26%,氨耗降低50%,能耗降低60%,清洁新工艺提升环保处理水平的同时,每吨产品的环保处理成本比传统工艺减少100-300元,利用回收的氨水制备产品在提高钨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效益。与海盛钨钼的合作项目中,全过程水耗降低53%,氨耗降低40%。在与金堆城钼业化学公司的合作项目中,针对钼酸铵的氨沉淀工艺,根据污染源解析研究结果确定挥发的氨气和酸沉含氨母液是主要氨氮污染源。在氨氮排放达标的同时,降低氨耗30%。
林晓说,很多冶炼企业有达到清洁生产的想法,但是要么没能力,要么不愿冒风险。“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从生产环节入手,通过生产源头减排、并将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可以将环保与生产整合设计,实现全过程污染控制。”
他表示,环保和工业生产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去考量。原来比谁家的生产成本低,现在比谁家的包含环保处理的综合成本低。而林晓的技术可以让一吨产品控制在几百块钱的污染处理费用,而末端治理的费用可能要达到上千元。
“我们希望推广这个技术,让这样的清洁生产理念在各界的配合上,一起来为环保做贡献,实现经济和环保效益双丰收。这样我们的技术才能更具有它的示范与实践意义。”这是林晓现在最希望做到的事情,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2016年上海环博会林晓博士研究团队合影)